小寒节气让我们围炉说说民谚雨兰诗文书画

2023/12/23 来源:不详

农历书越翻越薄,日子也越过越冷,北风呼啸中,迎来了小寒节气。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有农谚为证:小寒大寒,冻成一团。还真是生动形象。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小寒是和下一个节气大寒对应来说的,小寒是到了寒冷的时候了,但后面还有更冷的大寒呢。要说起来,二十四节气里,每一个节气后面都会有一长串的话题,像农事、农时、民俗、养生、美食、诗文书画等等,谁叫咱们的文化根子又深又长呢?不过,在小寒节气,这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咱们就围着暖暖的火炉,数落一下农谚吧。五千多年的农耕社会,那些凝结着一代代农人们的智慧经验和心血汗水的农事谚语,也构成了乡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农谚语言精炼朴素,生动形象,押韵,活泼有趣,内容也丰富多彩,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农耕知识,还包含着时令节气等方面的知识常识,甚至还包含着一些生活感悟、人生哲理,发人深思。我对农谚有一种别样的感情。对于在农村出生并长大的我来说,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是那些可爱的、有趣的农谚给了我最早的文字和文学启蒙。自从记事起,我就不断地从祖母、父母亲以及乡亲们的口中听到那些可爱有趣的农谚,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小时候嘴里哼唱的除了童谣,就是农谚。像“枣芽发,种棉花”,“桃花开,杏花败,楝子花开拔蒜薹”,“千年万年,处暑见棉”等等,这些农谚,不仅生动有趣,朗朗上口,也是让小孩子认识大自然、知道农作物生长规律等的简明易懂的“教科书”。像“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宜时”,“打了春,立了夏,先种黍子后种麻”这些农谚,语言凝练,押韵,包含着丰富的农业知识。像“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农谚,则蕴含着朴素的生活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教育。节气与农事、农时、气象等,总是紧密相联。像“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惊蛰种麦堆满仓,清明种麦一把糠”,“惊蛰有雷鸣,虫蛀多成群。过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这些农谚,则可以有效地指导人们进行农事生产,春种秋收,浇水施肥,预防病虫害。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一方地域也生长一方物种。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气候、温度、土壤等差异巨大,各地生产的作物也是大不相同,农作物播种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因此而形成的节令食品也大不相同,流传在民间的农谚也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比如,同样是关于播种芝麻和小米,华北流传下来的农谚是:“小满芝麻芒种谷”,浙江流传的则是“头伏芝麻二伏粟”。古代的一些农学家,对于农谚也进行了细心的搜集、整理、润色、编撰总结,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娄元礼著的《田家五行》等书里,记载着大量的农谚:“无灰不种麦”,“收麦如救火”,“六月不热,五谷不结”,“若要麦,见三白”等等。如今,即使是生长在乡村里的孩子,对于农谚,也都比较陌生了。那些一代代口口相传的农事谚语,与农村人的生活,也渐行渐远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71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