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农民种的菜出现滞销

2025/7/18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癜风是几级医院 https://m.39.net/pf/a_6122185.html

现在农村种植给有的农民提供了一条创富之路,他可以自己种植自己的土地,也可以承包一些土地来种,收益好的一亩地赚个几千上万元块钱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农村这个市场有时也是怪得很,一边是“蒜”你狠、“豆”你玩,一边是大葱免费送、优质包菜来喂猪,辣椒是人们常吃的品种,有的年往往也卖不了几元一斤,如果市场行情太差,销路又不好,农民种植的辣椒就只有面临全部烂掉的局面。农民自家种植的菜,为何会卖不出去?滞销的背后有何隐情?我们将如何面对呢?

一、农民辛辛苦苦种的菜,为啥就卖不掉呢?

1、盲目跟风种植。①年山东和河南地区大葱低到两毛钱,而造成这个情况就是源于年大葱好的行情。

②在德州齐河潘店镇徐楼村,家家户户种蒜薹,多几十亩,少的也有几亩地。有的年份只有几毛钱一斤,很多村民干脆把蒜薹直接扔在了地里。

从上面的情况来看,就是大家盲目跟风而造成的。

2、信息不通,销售渠道不畅。①当市场行情不佳时,批发商采购热情降至冰点,种植户一旦丧失了原有的销售渠道,便会无从下手。如海南文昌西瓜滞销,有的瓜农接触到了电商等全新的销售方式和渠道,就打开了眼界。

②农产品的周期性一般比较固定。在收获的季节会集中上市,瓜果蔬菜等不易贮存的农产品又需要尽快卖出,这时如果信息闭塞,就会造成滯销。

③农民种植的这些蔬菜规模不大,也缺乏好的销路,就指望着在集市上售卖,价格自然卖不上去,又无法获得精确的市场需求信息,而每年在种植品种时,又受当前价格的引导,形成了小规模对大市场的矛盾。

3、门栏低,品牌意识差。①门槛低,种植技术简单,管理成本低,产量高成了种植户的首选。所以当白菜、萝卜等蔬菜因获得相对丰厚的利润后,农户种植积极性远高于管理相对较难的豆角和茄子等蔬菜。但低端蔬菜发生滞销的概率在70%以上,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差是滞销的主要原因。

②在农村,能够意识到品牌问题的农民朋友却寥寥无几。大多数的农产品生产者在长期的经营中形成“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想,缺乏市场意识,导致部分低质农产品生产过剩,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4、气候异常。当气候条件异常,导致农产品收货期提前或者推后,从而造成地区间同一种农产品叠加上市,市场供应饱和后,滞销现象就会很明显。

如西安新市村有年春寒时间比较长,往年6月头几天芹菜就上市了,而这一年比正常时间整整晚了半个月。这个上市时间与周边多个省份的芹菜上市时间重叠而大滞销。

又如年山东等多地出现白菜滞销,就是因为北方各省和湖南湖北的白菜都在这段时间集中上市,竞争激烈。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地里的白菜难逃烂在地里的命运。

二、农民种的菜滞销问题如何解决呢?

1、充分利用网络,准确掌握信息。①种植之前,农户必须了解市场供求信息,学会错位看市场,不要盲目跟风。除大宗粮食类农产品外,尽量选择独特、稀少、珍贵的品种,这样才可以保障自家产品的竞争力。

②充分利用网络,如农产品+电商平台+网红直播或农产品+互联网+认养农业或农产品+可视化。现在互联网日新月异发展,如果你还不打算利用互联网资源,那么迟早也会与社会渐渐脱轨。互联网不仅能帮助宣传销售还能获取信息开拓市场。

2、注重特色,培育品牌。①中国农业的发展和中国农民的出路,就是把小农种植组织起来,把利益链条拉长,做品牌农业,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没有品牌的农产品,一定卖不出好价钱。“我们都在讲食品安全,如果没有品牌,食品安全就是一句空话,因为没有品牌,就很难实现可追溯,很难监管。”

②因地制宜的选择品种并根据当地自然条件耕种。这样除了可以让农户朋友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当地特色,利于营销之外,也降低了在耕种过程中的风险。

3、呼吁企业、菜商、超市等联合为农民打开一条通道。育苗、栽种、施肥、浇水,每一个环节都浸透了菜农的汗水,好不容易到了收获的季节,蔬菜却迟迟无人问津。这个时候菜农只能眼睁睁看着辛辛苦苦种植的产品烂到地里。

如华商报开通了帮农热线—,帮助菜农搭建销售蔬菜的桥梁。同时我们也呼吁爱心企业、菜商、超市、蔬菜市场等伸出援手,以解菜农燃眉之急。

4、降低成本,提高品质。①价格是市场竞争的法宝,同品质的农产品价格低的,竞争力就强。生产成本是价格的基础,只有降低成本,才能使价格竞争的策略得以实施。要增强市场竞争力,必须实行低成本低价格策略。

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质优价正成为新的消费动向。要实现农业高效,必须实现农产品优质,实行“优质优价”高产高效策略。

5、加快供给侧改革,扩大规模种植。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并存。蔬菜滞销根本原因是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农民“该种什么”的答案是提质增效,生产优质农产品。

如河南夏邑县农民王飞经营的家庭农场为他每年带来万元的纯收入。他流转的亩地里只种了少量蔬菜,主要是大棚水果,通过适当调节温度,控制果子的成熟期,形成五月初杏成熟,六七月大棚葡萄上市,八月提子、九月枣、十月底黄梨开始收获的生产格局。

又如河南省孟津县洋丰生态观光园以休闲采摘方式,将园内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1斤樱桃卖到40元。观光园实现“四季有花,月月有果”,通过举办“草莓嘉年华”“亲子采摘游”“敬老体验游”等活动,由单一地卖农产品向卖旅游产品转变。

农民种的菜滞销,既是市场现象,也是人为因素。因此,只要我们努力去想办法解决,就一定会解决的!你说对吗?点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10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