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梁寨早蒜薹上市,五块钱一斤,价格拨
2024/12/6 来源:不详图文:程守忠
丰县梁寨镇,是中国最大的芦笋、牛蒡、山药、苔蒜等特种蔬菜生产基地。该镇素有“苔蒜之乡”美誉,苔蒜产业使农民走上了又好又快的富裕路。此季节正是收获蒜薹的时段,蒜农起早贪黑,收获蒜薹,各地客商纷至沓来,收购、运输,发往全国各地。
丰县梁寨镇李新集村,是一处声名显赫的聚落。程子书院即位于此村,当时程颢在此讲学,该地学风浓厚,官府在此创办了“程子书院”(还有一说是明道先生在此创办的书院)。
再者,徐州李氏一世祖李正居,于元大德五年(公元年)自河北真定县(今正定县)迁至徐州西北程子院(今丰县梁寨镇李新集村)。李正居生五子,历经繁衍世传28代,人口约15万,分布在苏、鲁、豫、皖诸省七百多个村庄。徐州李氏名人辈出,有徐州唯一的状元李蟠、兵部尚书李卫、福建督军李厚基、抗日英雄李云鹏等。
该村民风淳朴,是一所美丽而富饶的村庄。麦田仅为填充的农作物,与更少的油菜地,共同点缀着村庄的雅致。
蒜苔又称蒜薹,有的地方又称为蒜毫,为大蒜的花茎,和韭苔是一个道理,但作为蔬菜来讲,蒜苔的产量及受欢迎程度,要远远高于韭苔,蒜苔同样具有蒜头那样的杀菌功效,因此又被称之为天然“杀菌剂”。
蒜苔按照品种区分,可分为白帽(花苞,也称白苞蒜苔)蒜苔和红帽蒜苔,白帽蒜苔为苔蒜或早苔蒜品种,由于蒜苔粗长鲜嫩,辣度适中,非常受蒜苔种植户和消费者欢迎,上市时间较早,黄淮海地区一般在阳历三月底至四月上中旬上市,市场价格要远高于红帽蒜苔。此即为白帽蒜薹。
今年价格不错,如今每斤五元上下,一般亩产近两千斤。一般劳力,日拔蒜薹百余斤,好手可达两百斤。
白帽蒜薹粗长肥美,可炒食,可腌制。炒鸡蛋、肉丝、肉片、香肠,风味绝佳;腌制,就是用食盐稍作揉搓,放置三两天,就可以食用了,家乡人称之为腌蒜苔,吃上一个多月也不会坏掉。
小时候家里穷,农村人这个季节大多都会腌蒜苔,吃饭的时候,一手拿馒头,一手捏两根长长的腌蒜苔,这也算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蔬菜了吧,不过都是红帽蒜薹。
征得在地头收蒜薹的允许,拿一根咬了一段蒜白,果然甘甜爽口,比大热天吃顶花带刺的凉嫩黄瓜还过瘾!
丰县话叫做“递(di一声)”蒜薹,得用特制的蒜薹铲操作,弯着腰。一根蒜薹就是再粗长肥美,也是轻飘飘地,一天要递一百斤,这种劳动强度得有多大!许多蒜农,都有腰椎方面的疾病。
每一位劳动者,都是最可爱的人!
蒜薹铲,就是一根特制的钢筋,一头安上手柄,另一头焊接一个小巧的半圆形的铲头,贴着蒜薹划破蒜苗的身体,在底根剜断,就把蒜薹递了出来。
说得容易,其实不简单。蒜农们像玩花一样收放自如递蒜薹,其实就是“卖油翁”的现实版!
只是递出来,还不行。
还得打捆,置办齐整。
养在水里,不然就失水委顿了。品相不好,自然价钱就不行了。
人在画中,艰辛谁知!
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蒜苔价格总算“拨云见日”了。
坐地收购,过秤开钱。
给大车上收购,赚一点差价。
大车上要理切整齐,在封闭的车厢里码放妥帖。
还要加上冰块。
每一道工序,都不容忽略。
质检。
从含有清水的车厢里捞取。
两层蒜薹,需要加一层冰块。问及销往哪里,车主说:武汉!
还有全国各地。
拉冰块的。
腰弯下去,收获幸福和踏实!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美,只是生活中的一面!
遇到李新集村王姓村民,拉呱一阵桑麻之事,他薅了两株苔蒜赠给我,说蒜疙瘩还没有长成,不过味道好于红帽蒜薹的蒜疙瘩。
每一处村落,都有它的故事和历史。我曾多次经过李新集,只是擦肩而过,就像车窗外飞逝的聚落。即便了解了一些,还有更为深沉的部分未知,就像看一个人,不能企及他的思想领域和曾经的岁月。